close

  天山網訊(通訊員胡殿康報道)6月23日,筆者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師三十三團一連、二連、十六連等多個單位的條田裡看到,棉花地兩側種植的玉米誘集帶已經長到六七十公分高了,像一排排佇立在棉田的衛屍呵護棉花的成長。
  棉花生產一直在三十三團農業生產中處於主導地位,占據著全團耕地面積的80%以上,由於超長連作,作物品種單一,造成了倒茬困難,從而使得棉田有害生物有逐年加重的趨勢,長年累月利用化學農藥治蟲提高了害蟲的抗藥性,利用農藥治蟲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利用抗性品種是目前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棉田蟲害的主要措施,其中生物防治效果最為明顯,為此該團要求植棉連隊按照棉花、玉米10:1的間作比例在棉田兩側和地頭種植玉米誘集帶,利用玉米上生長的害蟲天敵瓢蟲等和在直接在玉米上噴灑化學農藥的方式消滅棉花害蟲,不僅事半功倍,而且大大節約了農藥成本。
  “今年,我們在全團15個植棉連隊,10萬餘畝棉田裡推廣種植玉米誘集帶。一方面,應用生物多樣性改善棉田生態環境,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恢復棉田生態系統平衡,對建立棉田病蟲害自控技術和綠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長遠意義。另一方面,連隊職工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家裡養牛養羊貼補家用,玉米桿、玉米葉子、玉米棒子也可以成為牲畜的越冬口糧,為家庭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可謂是一舉兩得。”該團生產科副科長楊軍告訴筆者。  (原標題:二師三十三團在10萬畝棉田推廣種植玉米誘集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v18cvdt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